记者近日从重庆市保税港区获悉,截至目前,该保税港区已累计引进企业超过1800家,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33亿美元,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额4889亿元人民币。2017年,重庆保税港区规上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等关键指标位列全国14个保税港区第一,整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国保税港区前三名。
重庆保税港区是我国首个拥有“水港+空港”功能的内陆型保税港区,也是全国试点贸易多元化政策的两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一。近年来,其充分发挥重庆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区位优势,在完善口岸、通关、通道等开放功能平台的同时,培育发展了加工、贸易、物流三大产业,初步建成了辐射内陆地区重要的保税加工基地、保税物流基地和服务贸易聚集区。
重庆保税港区集团总经理黄杰介绍说,重庆保税港区近年来积极承接沿海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同时,一方面推动智能终端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另一方面不断促进加工贸易与服务贸易深度融合,推动保税港区内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以智能制造产业为例。重庆保税港区在原有的笔记本电脑、加工贸易等传统产业基础上,延伸、引进、拓展了智能手机和智能穿戴设备等产业,形成了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在原有的华硕等品牌基础上,引进了索尼、卡特彼勒等7个新的国际品牌和惠普全球维修中心等项目,推动产业创新迈向高端。
数据显示,过去5年,重庆保税港区已累计生产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台式电脑、智能手机及智能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产品1.18亿台(件),占重庆全市同期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231.65亿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结合重庆自贸试验区建设、中新(重庆)互联互通项目,重庆保税港区逐步从成立初期的加工贸易一枝独秀,创新发展出以“保税+”为特色的新兴服务贸易业态,成为新的进出口贸易增长点。
面积为4.7万平方米的重庆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是重庆保税港区发展“保税+展示交易”的重要平台,目前累计引进55家境内外客商入驻。记者在这里看到,意大利馆、澳大利亚馆、俄罗斯商品馆等多个各具特色的国别馆内展销着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品,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选购。
此外,在“保税+整车进口”方面,重庆保税港区连续两年成功举办进口汽车会展活动,引进整车进口企业26家。2017年,重庆保税港区的整车进口贸易量首次突破整年1000辆大关。其中,经中欧班列(重庆)从重庆口岸完成进口清关的比例超过40%。
按照重庆保税港区最新发布的3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将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850亿元人民币;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实际利用外资3年累计突破15亿美元。
(原标题:整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国三强 重庆保税港区开放创新体系见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