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推荐文章
工商税务
建设海洋强国正当其时
2018-02-11 11:33:00

  图片制作:张芳曼

  积极走向海洋、大力探索海洋、有效管控海洋,是沿海国家发展成为强国的必由之路。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迎来历史机遇期。如何理解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如何认识中国梦与强海梦的关系、切实加强我国海上力量建设?本期观察版的几篇文章对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编 者

  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人民观察)

  何广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符合我国发展规律、世界发展潮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要把发展海洋事业融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事业,开启海洋强国建设新征程。

  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出发,着力推进海洋强国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推动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效果明显、亮点频现,海工装备、海洋电力等新兴产业不断取得突破,海洋渔业、船舶制造等传统产业加快提升改造,海洋服务业创新发展并领跑海洋经济,海洋休闲娱乐、涉海金融等新兴业态彰显生机活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凭借海洋经济优势不断焕发新的活力,海洋已成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中的关键一环。

  深入实施科技兴海。近年来,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推动海洋事业发展的引擎效应凸显。“蛟龙号”达到世界应用型载人潜水器最高水平,与“海龙号”和“潜龙号”组成的“三龙”深海装备体系基本成熟。海水淡化技术、波浪能和潮流能发电、系列海洋卫星等跻身国际领先或先进行列。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首个成功试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

  着力推进生态管海。深化海洋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将生态管海贯穿于海洋工作全过程。海洋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落地,海岸线保护与利用、围填海管控、海域和无居民海岛有偿使用等机制加快建立,海洋空间规划约束和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不断强化,“生态+海洋管理”新模式不断完善。湾长制、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等改革试点顺利开展,蓝色海湾、生态岛礁等大工程统筹实施,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大力构建蓝色伙伴关系。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牵引,提出并构建蓝色伙伴关系,中国的海上朋友圈越来越大。积极承担大国责任,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推动海上互联互通等领域与其他国家开展务实合作,提供海洋公共产品,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加强维权执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通过加强对话磋商、深化互利合作、灵活运用规则,开展法理维权,正确引导舆论,实施有效管控,妥善应对和化解周边各种海上风险和复杂局面,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和平稳定环境。实施海洋“走出去”战略,拓展发展新空间,加强双多边海洋合作,维护我国海外利益和海洋合法权益。

  海洋强国建设迎来历史机遇期

  目前,我国海洋强国建设迎来历史机遇期。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行动有指南、国家有基础、人民有需求、环境有保障。

  理论指导日臻完善。习近平同志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同志强调,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著,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也明显上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陆海统筹观念,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相统一的海洋利益观,和平合作的海洋发展观,共建共享共赢的海洋安全观,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等,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总量突破80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强国梦深入人心。随着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话语权显著提升。强大的综合国力、管用的制度机制、坚定的发展信心,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制度保障和精神动力。

  内在需求日趋强烈。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建设海洋强国,必须主动适应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推动海洋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海洋事业已进入发展加速期。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跃上新水平的大背景下,海洋事业发展不能满足于既有的成就、速度和水平,而应对接国家目标,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生态健康、海洋安全稳定、海洋管控有力的新型现代化海洋强国,让海洋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

  国际环境总体向好。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可以说,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当前,我国与主要海洋大国、周边国家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参与国家打造命运共同体成效初显。中美两国在海洋科技、环境等领域的合作有序推进。中俄关系高水平运行,“一带一路”与“冰上丝路”良好对接。我国同周边重要邻国的交往与合作不断加强。展望未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海洋合作前景广阔,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有利国际环境。

  走好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新征程

  新时代开启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新征程。要深刻认识海洋强国建设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意义,全方位、有侧重地狠抓落实,走好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新征程。

  立足我国基本国情。进入新时代,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不能脱离这个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应有所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和平利用海洋,努力构建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新秩序。积极承担与自身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责任,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纽带,以构建蓝色伙伴关系为平台,努力协调海洋发达国家与海洋发展中国家、海洋地理有利国家与海洋地理不利国家、沿海国家与内陆国家之间的海洋利益分配,促进共享海洋发展机遇,推动海洋经济增长惠及所有国家。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这是破解海洋发展难题、提升海洋强国建设动力、打造海洋发展优势的根本途径。应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新动力,提高海洋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入实施海洋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争在安全、绿色、深水等海洋高技术重点领域取得突破,着力解决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快而不优的问题。深入贯彻协调发展理念,促进海洋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整体谋划全国海洋发展空间布局,正确处理国际与国内、海洋与陆地、港口与腹地、海洋利用与保护的关系,着力解决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粗放和不平衡问题。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低碳循环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和政策制度,推进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洋综合管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丽海洋、洁净沙滩、蓝色海岸的需要。深入贯彻开放发展理念,促进内外联动。构建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头在海的开放型经济格局,深化拓展双边海洋合作,积极引导多边区域合作。深入贯彻共享发展理念,造福民生。突出民生优先,在防灾减灾、观测预报、监测评估等领域提供更多海洋公共产品和服务,推动海洋工作向满足国计民生需要转变。全面推进依法治海,加强海洋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海洋意识。

  大力实施陆海统筹规划部署。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要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基础上,全面把握陆域和海域空间治理的整体性和独特性,重视以海定陆,匹配陆海功能定位、空间格局划定、开发强度管控、发展方向和管制原则设计、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加强陆海开发和保护的统一规划、协调,既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又保护好海洋生态,不断提高海洋科技水平。在健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方面,不断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深入实施海洋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不同海洋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协同发展长效机制,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在海洋经济调控与指导方面,高度重视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把海洋经济管理重点放到为国家宏观决策服务、引导社会和市场预期上。在加强海洋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方面,充分发挥海洋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双向支撑作用,统筹蓝色经济发展和海洋国防建设需求,把军民融合发展作为建设海洋强国的长远战略抓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积极承担大国责任,为国际海洋秩序向公平公正合理方向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作者为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

  以强海梦托起中国梦(思想纵横)

  张海文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要保障。强海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必备支撑,建设海洋强国是为了以强海梦托起中国梦。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走海洋强国之路。我国位居世界最大的大陆,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具有鲜明的陆海复合特征。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遭受来自海上入侵的屈辱史。这充分说明,作为陆海兼备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生存与发展同海洋息息相关。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正确研判世界形势、准确把握时代潮流。中国立足基本国情,走向海洋、建设海洋强国符合时代潮流。一段时间以来,海洋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无论是在联合国及其相关机构和组织,还是在地区性组织,海洋议题均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成为国际社会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重要途径。海洋是世界主要国家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重要舞台,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是保障和满足我国国家安全发展需要、维护海洋权益、拓展国家战略利益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建设海洋强国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建设和谐海洋,以发展海洋经济和确保海防安全为重点,谋求确立公平合理的海洋秩序,着力建设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生态健康、海洋安全稳定、海洋管控有力的海洋强国。

  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迎来历史机遇期。习近平同志强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发出了动员令、吹响了冲锋号。大力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以海富国、以海强国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选择。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打开国门,实行改革开放,东部沿海地区走在最前沿。随后,又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正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率先开发开放,带动了全国的开发开放,引领我国经济全面繁荣,推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东部沿海地区在这一轮新的大发展中必将更多面向海洋、倚重海洋,大力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并通过海洋同世界建立更加畅通紧密的联系。同时,要以率先发展的东部沿海地区为龙头,以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内陆地区为依托,进一步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为实现中国梦插上双翼。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强海梦托起中国梦,需要协调各方、多措并举。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应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制定和实施更为系统的海洋强国建设战略规划,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指导和稳定支持;大力推动海洋领域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技术研发,快速提升和拓展走向深远海的能力。此外,还应积极塑造和引导国际舆论,全方位提升我国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话语权,向国际社会阐明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阐明中国发展是各国共同发展的巨大机遇和强劲动力,与各国携手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用中国贡献论有力证伪“中国威胁论”。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凝聚各方面力量投入海洋强国建设。当前,应大力开展海洋事业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海洋文化繁荣发展,培育和提升全民海洋意识,努力形成渴望认知海洋、积极走向海洋、共同保护海洋、科学利用海洋的民族意识,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海洋强国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获得感。

  为实现强海梦、强国梦提供重要保障

  大力推进新时代海上力量建设(势所必然)

  刘继贤

  进入新时代,实现海洋强国建设目标,关键是要具备适应时代要求、与国家综合实力相匹配、同国家安全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强大海上力量。

  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全球海洋领域竞争日趋激烈,海洋问题复杂多变。履行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使命任务,打造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是有力支撑。

  拓展海上战略空间的有力依托。随着陆地资源供应日趋紧张,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快探索和开发利用海洋空间,加紧向深海、远洋和极地进军。例如,美国、俄罗斯等竞相提出以建设强大海上力量、发展海洋前沿科学技术为核心的战略规划。对我国来说,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大量基础设施、资源资产和人员长期置于海外,有些面临地区战乱、恐怖主义等威胁。所有这些都表明,向深海大洋进军、维护海外利益已刻不容缓,建设强大海上力量已成为我国发展必不可少的战略支撑。

  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基础。目前,全球海洋治理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维护和平安定的海洋秩序、有效应对海洋环境变化,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更需要大国担当责任。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已成为我国履行大国责任的迫切需要。履行好这一责任,需要建设一支与我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实力相匹配的海上力量,参与打击海盗和恐怖主义等重大国际行动,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海洋公共安全产品。可以说,建设强大的海上力量是实现强海梦、强国梦的重要保障。

  现代化海上力量由多种力量构成

  现代化海上力量构成正在向综合性、多样化方向演进,任何单一力量都无法适应和满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战略需要。

  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随着战争形态演变,尤其是作战平台和武器装备机动速度和范围不断扩大,海上联合作战趋势日益明显,海上军事力量构成不断丰富。现代化海上军事力量除了现代化海军,还包括能够对海上目标实施打击的空军、常规导弹部队、战略支援力量等,是以海军为主体、其他军兵种和涉海力量为补充的海上联合作战力量体系。

  高效的海上行政执法力量。海上行政执法力量在和平时期海洋维权中具有独特优势,它既能代表政府行使执法权,又能有效避免直接军事对抗。近些年,在钓鱼岛维权、南海维权等行动中,我国海上行政执法力量成为维护国家岛屿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中坚力量。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上意外事故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海上行政执法力量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施海上人道主义救援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也在不断提升。

  雄厚的海上社会力量。海上社会力量主要由科考船队、商船队、民兵渔船等构成,强大海上社会力量是海洋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蛟龙探海、雪龙探极等重大海洋项目的实施,海上科考力量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现代化的海上运输船队可担负为海上军事行动提供后勤保障等重要任务。民兵渔船在海上维权行动中具有独特作用,是海上社会力量和国家动员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推动我国海上力量建设实现新飞跃

  建设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海上力量,需要强化顶层设计,抢占海洋战略竞争制高点,推动海洋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海上力量建设,要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出发,强化顶层设计。海上军事力量建设要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引领,瞄准新时代党的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海上作战力量。行政执法力量建设应加强军地一体执法机制建设,提高远海执法、海上搜救等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能力。海洋社会力量建设应着眼平战结合、军民融合要求,建设世界一流海洋科学调查和勘探力量,努力实现海上力量各要素协调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合力。

  抢占战略竞争制高点。海上力量建设要抓住创新驱动这个牛鼻子,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厚植创新潜力,推动海上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抢占海洋战略竞争制高点。将提高海洋核心战略竞争能力作为创新目标,突出海洋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抢占海洋科技和军事博弈制高点。强化海洋领域创新体系建设,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培养一批高端科技人才,为海上力量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海上力量建设要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聚焦海洋高新技术装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海洋富国和海洋强军相统一。以重点领域军民融合为引领,建设军地一体的海洋环境信息体系、海洋科技产业体系、海洋立体监控体系、海上维权和后勤保障体系,形成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海洋战略体系和能力。从改革制度机制入手,着力消除政策藩篱,构建衔接配套、可操作性强的海洋军民融合发展法规制度体系,确保海洋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双赢,为海洋强国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为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

  《 人民日报 》( 2018年02月11日 05 版)

版权所有: ©中国工商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邮箱:info@gongshang.org
政策指导:国务院办公厅、中国国家工商总局
主办单位: •中国工商服务中心
总部地址:中国香港湾仔谢斐道218号谢斐大厦5楼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温馨提示: 为了更好的网站浏览效果,请尽量使用Chrome内核浏览器或者极速模式浏览本网站。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