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中法创新发现之旅”的法国初创公司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与中国投资人、创业企业交流。本报记者 赵淑兰摄
中关村日前传来好消息:2017年1月至10月,中关村新创办科技型企业2.4万家,全国42.9%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在这里诞生,聚集了91所高等院校、400余个国家级科研院所、300多家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上市公司总数达到318家。中关村正在用实际行动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个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不断迈进。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策源地,中关村明确自身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定位,积极营造领跑环境,努力当好领跑者。
全球首创液态金属电子增材制造技术、全球首次实现人脸识别算法超越人眼识别准确率……中关村在一些科技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新方向。
中关村不仅有众多的国内研发机构和孵化器,还吸引了美国微软公司、英国ARM等跨国企业相继到此设立研发机构和孵化器。这里正在成为全球创新研发网络的核心节点。
同时,中关村支持实力较强的科技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在全球知识、人才密集区域设立研发机构和创新中心,开展原始创新或与全球著名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等合作。中关村发展集团已在美国设立中关村硅谷创新中心,并与斯坦福大学理论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合作设立“丹华基金”,首期募集资金9000万美元,累计挖掘并投资40个前沿项目。
通过项目交流、联合孵化、全球路演等多种方式,中关村构建了开展全球创新创业合作的常态化通道。“几乎每周都有国际知名人士走进中关村创业大街。去年6月份,18名来自美国高盛、德国大众和英国渣打等跨国公司的CEO到访,与青年创业者进行对话并分享他们的经验。”中关村创业大街运营公司的王静静告诉记者。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中关村多方寻觅的领跑“选手”是置身全球科技前沿和产业顶端的领军人才、顶尖人才、战略科学家。中关村将那些有意来施展才华的高端人才请到示范区内的高科技企业和专业园区,与这里的创新创业成功人士交流、与风险投资公司对接项目等。同时,中关村为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提供引入风险资金、建立留学人员担保贷款绿色通道等扶持政策。海外留学人员群体成为这里最具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坚力量。
据介绍,2018年,中关村创业大街将进一步聚焦高校院所、创新型企业等创新主体,聚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等重点群体,聚焦人才和资本为主的创新要求,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和聚集创新资源,打造全球产业创新加速平台。(经济日报记者 赵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