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誉为“机床行业保时捷”的德国埃斯维机床有限公司与重庆永川高新区凤凰湖产业园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将在永川区投资建设机床整机生产基地项目。截至目前,永川区已引进德国利勃海尔、埃马克机床等智能装备制造企业近200家,基本形成了“龙头企业+骨干企业+配套企业”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经济日报记者了解到,重庆市瞄准智能装备产业在全球蓬勃兴起的趋势,在两江新区、永川、江津、璧山、大足等地布局机器人及数控机床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功引进广数机器人、川崎机器人、固高科技、台正数控机床等150余家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企业。2017年,重庆全市生产工业机器人本体3739台、数控机床2600台。
智能装备产业的集聚发展仅是重庆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重庆市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大力加强与欧美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省市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引进了一大批工业项目,有力推动了全市“6+1”产业集群化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14年至2017年,重庆全市累计签约引进亿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2152个、协议投资额1.88万亿元,其中东部沿海省市占比超过60%,长江经济带10省市占比超过40%。同期,工业实际利用外资连续4年超过40亿美元。
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开展,极大地推动了重庆笔电、手机、汽车、机器人、服装、材料等传统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地实现集群发展。
以汽车产业为例。为了推动汽车整车和核心零部件项目向重庆转移,近4年累计引进77个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重点项目,协议投资额2103亿元,形成以长安为龙头,长安福特、长安铃木、北京现代、上汽通用五菱、小康、华晨鑫源等知名整车品牌厂商为骨干,上千家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为支撑的“1+10+1000”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基本实现对汽车产品所有细分市场的全覆盖,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提升至70%。2017年,重庆汽车产量达299.8万辆,占全国产量约10%,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汽车产业产值为5016亿元,同比增长6.8%。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在加快推进钢铁等材料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针对现代建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家居消费等领域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面向发达国家和地区引进发展高端铝材、铝(镁)合金、节能建材、优质钢材、不锈钢制品、复合材料、功能材料、化工新材料等新材料产业。近4年来,重庆累计引进材料产业重点项目62个,投资总额超过1988亿元。2017年,材料产业实现规模工业产值2648亿元,同比增长18.3%。(经济日报记者 吴陆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