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9月,生态环境部首次设置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负责全国固体废物、化学品、重金属等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及出口核准、固体废物进口许可、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登记、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等环境管理制度
● 为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生态环境部将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化学品环境管理立法工作,持续开展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和管控
● 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或法规来规范化学品的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当前,化学品环境管理面临的问题包括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工作基础和能力薄弱等
□ 法制网记者 郄建荣
注射器、血包被碾碎,变成蔬菜网袋、儿童玩具;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镇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化学储罐发生爆炸事故,截至3月25日,已造成78人死亡。
从“3・15”央视曝光河南、山东、陕西等地医疗废物被制成儿童玩具,到“3・21”响水特大爆炸事故,这两起事件让公众对固体废物及化学品管控产生疑虑:类似的问题会不会还有下一次?
3月28日,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邱启文全面回应了诸多涉及固体废物化学品重金属污染防治问题。在邱启文看来,尽管我国固体废物化学品重金属环境管理工作基础相对薄弱,但通过全面实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借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等,在固体废物化学品重金属污染防治上,既打攻坚战又打持久战,相信可以遏制这类污染问题。
《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2018年8月,国务院机构改革。一个月后,生态环境部首次设置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对固体废物化学品重金属等污染进行全面防控。
环境管理基础相对薄弱
固废污染呈现多发态势
注射器等医疗废物被制成儿童玩具是今年“3・15”央视曝光的问题。3月28日,有媒体记者追问邱启文,对于医疗废物,生态环境部采取了哪些监管举措?
邱启文称,将注射器等医疗废物制成儿童玩具等违法行为性质恶劣,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必须查明废物的来源和产品的流向,依法严肃处理。
他进一步透露说,节目播出当晚,相关地方的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开展调查处理,迅速查封黑加工窝点,妥善清理处置现场的医疗废物和其他垃圾。同时,河南等地在全省开展医疗废物处置情况大排查,规范医疗废物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目前,相关问题还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在央视“3・15”曝光的问题仍在进一步调查处理时,3月21日14时48分许,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化工园区天嘉宜化工厂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因为这一特大爆炸事故涉及化学品,有媒体记者再次向邱启文发问,生态环境部在化工园区污染整治,包括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对于响水爆炸事故本身,邱启文没有过多涉及,但他回复称,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作非常重要,是改善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生态环境部思路明确,除了扎实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相关规定外,还将通过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化学品环境管理立法工作、持续开展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和管控等举措加强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固体废物化学品重金属等污染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恶性案件不断发生。
2018年5月,广西、安徽、河南等地发生多起非法转移和倾倒固体废物案件,特别是在安徽沿江地区发生的固体废物倾倒长江案件,严重威胁长江生态环境安全。同年6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在对广西、广东进行“回头看”时,曾就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启动专项督察。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组长张宝顺在向广东省反馈“回头看”督察意见时曾用“十分猖獗”来描述广东省非法转移倾倒问题。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发现,2015年以来,广东省危险废物非法处置倾倒案件达200多起,非法转移倾倒点遍布全省21个地市,广东省发生非法跨界倾倒生活垃圾案件100多起,倾倒垃圾数十万吨。
“当前,我国固体废物化学品重金属环境管理工作基础相对薄弱,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邱启文认为,固体废物化学品重金属污染防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需要长期努力。
固废污染防治唱大戏
建立源头管理防火墙
有关固体废物化学品重金属污染防治,无论是原国家环保局、国家环保总局还是环保部,都曾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2013年,环保部全面启动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但专门设立一个司负责固体废物化学品重金属污染防治,这在我国环境保护历史上尚属首次。
2018年8月,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同年9月,生态环境部“三定方案”公布,增设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负责全国固体废物、化学品、重金属等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及出口核准、固体废物进口许可、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登记、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等环境管理制度。
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设立后,固体废物化学品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全面铺开。
据邱启文介绍,2018年,生态环境部开展“清废行动2018”等专项执法行动。组成150个督查组进驻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对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堆存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核实。同时,联合公安部挂牌45起环境违法犯罪案件。截至目前,生态环境部向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交办的1308个突出问题已完成整改1304个,整改率达99.7%。
同时,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会同海关总署等14个部门成立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部际协调小组,制定实施《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先后三次四批调整进口废物管理目录,加严环保标准提高进口门槛,持续保持环保执法高压态势。邱启文透露,2017年和2018年,两年固体废物实际进口量同比分别下降9.2%、46.5%;2018年,全国固体废物进口总量为2263万吨,与改革前(2016年)相比,减少51.4%。
关于化学品环境管理,邱启文称,生态环境部开展新化学物质登记,建立源头管理的“防火墙”,防止存在不合理风险的新化学物质进入我国经济社会。“如果某个新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不可控,将不予登记,不能进口、生产或加工使用。”邱启文说,生态环境部还开展了现有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发布《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一批)》,实施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排污许可等措施,减少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
据邱启文介绍,现在已制定了100多项排放标准,涉及100多项化学物质的管控。“如果通过常规的环境管理仍无法控制环境风险的化学品,将推动有关部门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比如禁止使用、限制使用、淘汰替代等管控措施。”
邱启文透露,对于化学品信息公开,生态环境部制定了有关部门规章,要求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要公布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原料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的监督。
“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或法规来规范化学品的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邱启文同时提到了当前化学品环境管理面临的问题,包括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工作基础和能力薄弱等。
邱启文坦陈,在化学品环境管理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严打医疗废物倒卖
增强集中处置能力
随着注射器、血包被碾碎变成蔬菜网袋、儿童玩具问题被曝光后,医疗废物如何处置也引发公众关注。
对此,邱启文强调,医院产生的废物可以划分为可回收物和医疗废物。没有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和排泄物污染的输液瓶、输液袋等,属于可回收物,但是不得用于原用途。输液管和针头以及混有这些物质的输液瓶、输液袋属于医疗废物,不允许回收利用,医疗机构应当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妥善安全地处理处置。
关于医疗废物管理,邱启文透露,生态环境部已出台多项措施。生态环境部联合相关部门颁布实施了《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等一系列部门规章和20多项污染防治标准规范。
同时,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也在不断提升。邱启文说,据统计,全国343个地级市中333个建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覆盖率达到97%。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达到116万吨,比2012年增长45%。生态环境部还联合卫生健康等主管部门,多次组织开展医疗废物的监督检查。
对于目前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邱启文说,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医疗机构和集中处置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二是集中处置设施能力不足;三是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
邱启文称,生态环境部将加大医疗废物管理力度,联合公安、卫生健康部门严厉打击医疗废物非法倒卖、倾倒和处置等违法行为。配合卫生健康部门督促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医疗废物管理主体责任,落实医疗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在此基础上,推进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建设。生态环境部将督促尚未建成或者处置能力不足的地区,加快推进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健全长效机制。推动修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推动各地落实医疗废物的处置价格政策,提高收费保障力度。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亮剑
全面发力整治固废污染
3月28日,邱启文至少4次谈到在未来的固体废物化学品以及重金属污染整治中将借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
例如,“将医疗废物处置情况纳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范畴,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将危险废物处置情况纳入督察范畴。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对失信企业开展联合惩戒”“结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危险废物专项行动等,严厉打击非法收集处理废铅蓄电池行为”“把危险废物处置情况纳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范畴”等。
《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在打击固体废物化学品重金属污染上曾一度发挥重要作用。
2018年6月,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就广州市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管理问题开展下沉督察。督察发现,广州海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滔公司)长期非法转移倾倒污泥,甚至涉嫌合同诈骗、串通投标等犯罪行为,其母公司还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
事实上,早在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对广东省“回头看”之前,生态环境部就曾公开通报海滔公司案。当时,生态环境部称,2018年3月,生态环境部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海滔公司存在非法倾倒污泥问题。生态环境部立即派出暗查组赴现场进行调查核实,暗查组通过蹲点、跟踪和无人机拍摄等手段,最终掌握了海滔公司涉嫌非法倾倒污泥的证据材料。同时,生态环境部将掌握的证据材料移交原广东省环保厅,责成其对海滔公司进行全面执法检查,对发现的环境违法问题依法查处,并督促海滔公司对填埋的污泥妥善处置。
2018年5月11日,生态环境部在北京公开约谈广东省广州市等7市政府,约谈广州市政府的原因就包括海滔公司问题地方查处不力。在这次约谈会上,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办常务副主任刘长根称,广州市日常监管不到位,对群众举报问题查处不力,导致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等问题时有发生。海滔公司是广州市生活污泥主要处置企业,但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长期非法转移倾倒污泥,仅2018年3月,就向增城区碧桂园陈家林工地非法倾倒未经处理污泥3000多吨,严重污染环境。
尽管生态环境部两次公开点名海滔公司非法倾倒固体废物,但海滔公司的问题仍没有解决。直到去年6月,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对广东省“回头看”后,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再次将海滔公司的问题作为典型案件公开通报,海滔公司的问题才被彻底查处。
如今,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启动在即。按照生态环境部的部署,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将在打击固体废物化学品重金属污染上全面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