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一面印有“扶贫帮村 情系百姓”字样的锦旗由甘肃省礼县滩坪镇河沟村村民送到了礼县市场监管局白河工商所干部的手中。
“县市场监管局帮扶工作队进驻河沟村以来,帮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实事,路修宽了、中药材种上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有了。这几年,村里条件改善了很多,最关键的是支柱产业有了,大家有了稳定收入。”一名村民代表这样表达对县市场监管局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感激。
据了解,为帮扶江口镇和滩坪镇11个贫困村脱贫致富,礼县市场监管局共派驻33名综合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党员干部在各村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和队员。
8月13日,记者来到礼县,采访了解县市场监管局扶贫干部驻村工作的一天。
清晨:筑一条通往山顶的致富路
一大早,太阳刚从东方冒出头,在江口镇王台村村部通往张家山的羊肠小道上,就传出轰鸣的铲车声、挖机声。县市场监管局驻王台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兼队长胡博和村主任王建平正带领20多名村民不停地挥动铁锨、洋镐,清理修复路边的排水沟。修路,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中。
张家山是王台村的主要耕种区,1300多亩土地呈阶梯状从山顶分布至山脚。这里土壤肥沃,适宜小麦、马铃薯、油菜等农作物的生长,尤其是有种植花椒的传统,生产的花椒品质优良。但由于上下山的道路狭窄崎岖,给村民下地干活带来诸多不便,导致土地荒废率高,难以助力村民改善生活。
“从记事时起,我就跟着大人上山种麦子、摘花椒,无论是往地里运化肥还是往家里收麦子,全靠畜驮人背,一天最多只能往返4趟。因为实在太费事儿,中午干完活儿,我们都不愿回家休息,只好在地里凑合。”村民张大个说。
要致富,先修路。“要不要修一条通车路?”这个想法闪现在胡博的脑子里,他开始找村干部们商议。经过斟酌,村委会最终决定利用村里土地流转所得的资金,再加上发动村民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修建一条上山通道。
从6月15日开始,由20多名村民自发组织的修路队全面开工,每天出动一辆铲车、一台挖机向大山“进军”。如今,一条4米多宽、长达十几公里的盘山路通到了山顶,村民们已经在山上种植了300多亩花椒树。
中午:“我以为你吃不了这种苦”
“我以为你吃不了这种苦。”带着“异样”的目光,礼县江口镇塄上村村民杜瑞银望着县市场监管局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韩治科说。
杜瑞银说的“苦”,是指在中午似火的骄阳下,在闷热的玉米地里喷农药。当天,这个苦活儿是韩治科帮他一起干的,两个人用传统的小型喷雾器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玉米地里喷洒了近3个小时,汗水一直顺着脖子往下流。干完活儿往家走的路上,杜瑞银对从县里来的韩治科说了这句话。
从7月15日开始,礼县部分乡镇出现了草地贪夜蛾,并迅速蔓延至塄上村。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跨国界迁飞性重大害虫,具有适生区域广、迁飞能力强、繁殖速度快、暴食危害重、防控难度大等特点,主要危害小麦、玉米、高粱等禾本科农作物,轻者减产20%至30%,重者毁种绝收,防控形势非常严峻。由镇上统一安排部署后,韩治科与村干部立即投入到防控保收的攻坚战中,帮助村民打农药就是工作之一。
像这样顶着烈日干活儿,韩治科已经习以为常:“根据县里对驻村帮扶工作队的要求,帮扶队员必须24小时吃住在村,不得擅自离岗,随时开展工作。”
为立足贫困户实际情况,细化完善脱贫攻坚计划和帮扶措施,礼县要求扶贫干部强化“一户一策”动态管理。对此,韩治科常常趁着村民中午在家休息的时间,挨家挨户宣传精准扶贫惠农政策,了解贫困户家庭情况,分析各户贫困原因所在,与对方商讨增收致富措施。
“高温酷暑不可怕,最怕遇到村民不理解,特别是有个别贫困户一听到扶贫,就以为会给钱给物,看见扶贫干部上门没拿东西,甚至质问‘你每天跑一趟我家,我就脱贫了吗?’叫人哭笑不得。”韩治科说,“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宣传,大多数群众都能明白脱贫不能等、靠、要,而是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宣传动员群众做好拆危治乱工作,发放并悬挂房屋等级鉴定标识牌,配合水务部门做好群众饮水安全鉴定,实施全域无垃圾工程,开办扶贫夜校宣传扫黑除恶行动以及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政策……”对于最近需要开展好的工作,韩治科一项项如数家珍,而这意味着他又要一次次马不停蹄地奔走在骄阳下。
晚上:扶贫夜校点亮食药安全明灯
“秋夏之交,各种疾病多发,每家每户最好备一个家庭药箱,并把它分成常用药盒、养生保健药盒、急救药盒、家庭健康档案4个部分。平时,大家要多注意保存的药品是否过期。过期的药品,可以交到我们设在江口镇的居民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夜幕降临后,礼县江口镇谢家村扶贫夜校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讲座正式开讲,主讲人是县市场监管局驻村帮扶干部张强。
在滩坪镇白池村,这样的扶贫夜校也在持续举办。“有些村民缺乏基本的药品保存常识,生病后如果服用过期或者变质的药品,不但没有治疗效果,甚至会出现负作用,加上离乡镇卫生院比较远,很容易出现危险。因此,很有必要把村民们组织起来,通过夜校上课的方式,向他们宣传普及相关常识。”该局驻白池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陈军说。
据了解,礼县扶贫夜校以村为单位,就近选择村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村级学校等为学习地点,采取“固定+流动、集中+分散、定期+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贫困户菜单教学和实用技术教学。
课堂上,授课教师通过讲政策、讲法规、答疑惑、播视频、讲故事等方式,激发村民学习热情和兴趣。今年4月以来,礼县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市场监管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利用农闲时间相继开办夜校,有计划地组织贫困群众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国家的扶贫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知识、扫黑除恶行动等内容。
在谢家村,固定于每周二晚上开讲的扶贫夜校,目前已经举办了8期。在礼县29个乡镇140多个村,这样的扶贫夜校已经举办了200多场次,听课群众超过3万人次。
“某日,一朋友调侃似地问我:‘驻村院大楼空,会不会寂寞?’我说:‘守心自暖,不觉冬去春来,不曾寂寞。’其实,怎么会不寂寞呢?刚来的那个冬天,村子里的路还没有硬化,太阳暴晒下,一脚踩下去,整只脚都淹没在尘土里,当我写下‘嗖嗖风噬骨,簌簌尘入靴’的时候,怎能没有寂寞?当夜晚寒风呼啸,恰逢电褥子断丝的时候,怎能没有寂寞?当看到隔壁学校的孩子已经放学回家,想到自己的孩子还趴在校门口写作业等待下班的妈妈时,怎能没有寂寞?不过,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作出的郑重承诺。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做不了轰轰烈烈的大事,但能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做一名见证者、参与者,这就够了!”结束一天的工作,夜深人静之时,韩治科在日记里记下了这样的文字。
□本报记者 邵甜甜 通讯员 党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