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岗区综合治污
让碧水长流
综合整治后的深圳市龙岗区梧桐山河水质清澈,河岸环境优美。经济日报 记者 杨阳腾 摄
深圳龙岗区通过推进治水提质“大会战”,落实“硬要求”、拿出“硬举措”、展现“硬作风”,通过开展全流域综合治理,推动河流“长治久清”,推动绿水青山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初秋的深圳,天气依然炎热。不过,在深圳龙岗区的大康河岸,却见河中碧波荡漾,两岸绿意盎然,市民们晚饭后在这里散步休闲,感受着秋夜的凉爽和恬静。“以前还没走到河边就能闻到臭味,现在,环境好多了。”市民们纷纷说道。
打好河道整治硬仗
大康河是龙岗河上游右岸支流,流域面积25.63平方公里。由于历史原因,大康河曾是脏乱差的典型之一,也是龙岗区重点整治的黑臭水体之一。
“消除黑臭水体是大康河整治工程中最重要的任务。”龙岗区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横岗园山片区项目负责人曾令奎告诉记者,“大康河综合整治工程于2016年11月份开工,黑臭水体整治从2017年5月份开始,将在今年11月30日前完成全部整治内容。这其中有5个多月的汛期很难达到正常施工条件。而大康河截污管道多处存在沿岸两边分别铺设的情况,管道铺设长度达8.1公里,超过了黑臭水体治理总长度。”
“面对紧张的工期,我们施工队加班加点,在汛期‘见缝插针’,利用断断续续的无雨时间‘打游击’,最终顺利完成了‘消黑’任务。其中完成河道清淤总长度4.3公里,平均清淤深度为0.6米,清淤总量约为2.8万多立方米。”参与大康河整治的中电建水环境园山工区项目现场负责人郭鹏说。
抢时间要紧,克服空间困难更是工程中的“硬骨头”。广东水电二局大康河综合整治项目部现场技术总工吴义明告诉记者,大康河下游有部分河道与道路交叉,形成3段共计460米的暗涵,由于涵口太小,大型设备进不去,改用小型设备又无法扛起大型管道,导致工程无法进行。经过多方探讨研究,项目部将原本笨重的混凝土管道更换为轻便达标的PE管,将重量减少至1吨以下,使得管道运输和铺设顺利完成,保证了施工流程及时推进。
如今,大康河已完成防洪工程、截污工程、补水工程、景观工程,实现雨污分流,河道干净顺畅,水流无臭清澈,两岸污水直排入河道的景象不再出现。河中还出现了对水质要求高的鲤鱼,加上河岸绿意盎然的环境,成为龙岗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大康河整治成效只是龙岗区整体治水提质的一个代表,通过推进治水提质“大会战”,龙岗区落实“硬要求”,拿出“硬举措”,展现“硬作风”,通过开展全流域综合治理,推动河流“长治久清”,推动绿水青山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018年完成治水提质投资额达到87.43亿元,完成34条黑臭水体主体工程、764公里污水管网建设、1478个小区正本清源改造等核心任务。
努力实现“长治久清”
龙岗区经过20多年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交通、通讯、电力、燃气等公用网络设施遍布地上地下,管情复杂。在开展污水管网建设、河道治理过程中,许多项目与已建成铁路、地铁、高速公路、各类高压燃气、电力、通讯管线交叉重叠,施工空间严重受限,与各类道路、管线主管部门协调时间长、设计变更多,工作难度大。
“此外,治水项目施工黄金期为每年的10月至次年4月的非汛期,全年施工期不足180天,雨污分流管网工程、正本清源项目遍及众多成熟社区,居民对施工时间有严格要求,投诉多、协调难。”曾令奎说。
为了推动水资源保护、水安全保障、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执法监管等工作,龙岗区从2017年就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属地责任,将全区62条河流全部纳入河长制。通过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督导河流综合整治和管理保护方面的主体作用和推动作用,凝聚全区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调动各方面力量实现河流的长治久安。
龙岗区的河长制实行“分级负责、分片包干、一河一长”,62条河流均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综合治理工作的责任制。通过建立部门协作联动、流域统筹协调、河长工作会议、河长定期巡查、日常督察督办和信息共享互动机制,全面推进河长制的落实。
2019年是深圳“水污染治理决战年”,深圳市水务系统按照9个“全覆盖”的要求,全面排查整治小微黑臭水体,巩固已消除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确保年内全面消除全市黑臭水体。到2020年力争实现“长治久清”,2021年后推进滨水空间开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龙岗区深入推行“河长制”,早谋划、早启动,全力以赴确保全面完成44条黑臭河流和约780个小微黑臭水体的治理任务,实现正本清源、雨污分流管网“两个全覆盖”;有效打通清污剥离通道,同时加快推进河流综合整治,以期全面完成防洪达标任务,全力消除内涝灾害。
为了有效推动治水提质“大会战”,龙岗区建立了“战时机制”,下沉资源和力量,先后抽调30余名工程管理相关专业的干部到一线参与黑臭水体治理。龙岗区住建局住房和保障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新辉就是抽调干部之一,主要负责园山片区的各个支流、岔渠、明沟的治水提质工作。“2018年龙岗区主要是整治主河道,今年将继续往小河道和岔渠延伸,只要是看得到的都要整治。”李新辉告诉记者,一方面是继续开展河道清淤整治,确保雨水畅通,另一方面推动雨污分流,把支流和河渠两岸的小区排污“扭”回岸上,进入市政管网。
“河道污染根源在岸上,岸上都是清水,河道就不会脏。”李新辉表示,近年来龙岗区治水提质已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主要是系统梳理、查漏补缺,把没有打通的管网全部打通,把错接乱接的“扭”回岸上,最终目的是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从源头减少污水产生,避免污水入河。(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 杨阳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