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综述:群雄逐鹿卫星互联网市场
新华社记者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2月下旬将该公司卫星互联网项目首批测试卫星送入太空,为搭建太空“星链”做准备。中国布局的156颗小卫星组成的天基互联网系统今年也将进行技术验证星发射。
卫星互联网市场再度受到人们关注。事实上,这并不是全新的概念。建设卫星互联网的挑战和难点究竟在哪儿?国际上还有哪些公司正在建设卫星互联网?过去曾有哪些失败者?未来的赢家又会是谁?
传统卫星通信系统分布在地球上空约3.6万公里处的地球同步轨道。这些卫星向偏远地区提供互联网接入时,经常会出现延时,这对视频通话等网络应用的使用有较大影响。
为了减少卫星互联网延时问题,多家公司选择了向距地球2000公里以内的近地轨道发射卫星的策略,这样可以将延时从500毫秒降低到20毫秒。20毫秒延时就达到了美国目前家用光纤接入网速的水平。但由于轨道低,卫星无法达到同步轨道卫星的覆盖面积,这就需要发射大量卫星组成所谓的“星链”。
大量发射卫星也会带来成本的增加。美国硅谷初创企业EveryLayer是一家主要向非洲、加勒比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网络运营商提供服务的公司。该公司负责人就表示,卫星互联网项目最大的问题就是成本,现在没人能确定他们最终是否能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提供价廉质优的互联网服务,这就像试图给一个没有路的地区卖车,卫星互联网可能并不如传统的铺光纤、架信号塔更为实际。
比尔・盖茨投资的卫星互联网项目就是一个失败的案例。早在上世纪90年代,盖茨参与投资的特利德西克卫星通信公司计划建设由840颗卫星组成的卫星互联网,但在2002年就终止了运作,2003年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报备放弃已经获得的无线频谱。
美国脸书公司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也曾在2014年提出建立一项非营利性的卫星互联网计划。据美国媒体报道,扎克伯格在第二年就因为成本问题放弃了这个计划。
目前,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以及获英国富豪理查德・布兰森资金支持的“一网”公司等选择“星链”这种方式来建设卫星互联网。“一网”公司负责人曾对《彭博商业周刊》表示,该公司的卫星互联网计划至少需要20亿美元的启动资金。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则预计整个项目将至少耗资100亿美元。
这些公司降低成本的思路目前主要是控制火箭的发射成本。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等商业发射公司通过可回收火箭降低成本,从而降低多次发射、建设“星链”的成本。美国卫星通信业分析人士罗杰・鲁施认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一网”公司都声称自己降低了成本,但根据估算他们的成本需要降低到上世纪90年代的千分之一才有可能让整个项目具备发展前景,目前两家公司还没有达到。
近日,一家仅有22人的小型创业公司Astranis又进入业内人士的视线。这家由来自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顶尖学府的火箭科学家创建的公司,选择仍然通过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建设卫星互联网。该公司称,他们开发了一种专利软件,能实现转换频谱等功能,更好地控制卫星,一颗卫星就能实现高速上网。
此外,传统通信卫星的尺寸较大,而这家公司的卫星只有一台迷你冰箱大小,这有助控制卫星的建造、发射和运营成本。该公司预计在2019年发射其第一颗卫星,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等巨头竞争。